中國國際新聞傳媒網(wǎng)(記者:李元生 通訊員:李志遠 張付慶)5月8日電 5月7日,記者來到河南省臨潁縣實驗小學,,在這里了解到一名女老師的故事,。這名女教師就是陳麗娟,是實驗小學的一名語文教師,。她是臨潁縣愛心粥屋的發(fā)起人,,堅持給老人誦讀、送粥五年多,,2019年被評為漯河好人,。
2014年春天,她和好友郭麗丹,、王麗紅一起創(chuàng)辦了臨潁縣第一家愛心粥屋,,一干就到現(xiàn)在。五年多時間里,,她在公益的道路上從未停下腳步,。
從愛心粥屋的籌劃到管理,無論大事小事,,她都當作自己家的事來做,,出錢出力,并堅持日行一善捐款,,粥屋資金緊缺時,,沒錢買米買菜,她就拿出自己的收入補貼上,。
陳麗娟還承擔一個傳播愛的宣傳員的職責,,飯前給老人們講解傳統(tǒng)文化,帶領(lǐng)大家誦讀家和萬事興,、弟子規(guī),、健康知識等。她把每一位來吃早餐的老人都當作自己的家人,,她希望每位老人不僅吃飽,吃好,,還要成為精神飽滿充實、身體健康,,家庭幸福的老人。
五年來,,每天早上五點多,陳麗娟就來到粥屋崗位,,她不但臟活累活搶著干,還多次捐錢捐物,。有人說她傻,,她總是笑著說“服務(wù)他人,快樂自己,,生命不息,,奉獻不止,�,!闭顷慃惥旰退兄驹刚邆兊臒o私奉獻,,才支撐著愛心粥屋在一步步發(fā)展壯大,,成為了臨潁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。2019年,,憑借一腔對公益事業(yè)的熱愛,陳麗娟獲評為漯河好人,。
陳麗娟作為教師,除了備課,、上課、批改作業(yè),、搞好教研,她還充分利用課余和班會時間,,在班里開展夢想教育,感恩教育,,養(yǎng)成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活動;帶領(lǐng)家長在群里打卡學習家長課程,,讓每一個家長做覺醒的父母,,引領(lǐng)孩子找到學習目標,從小樹立遠大理想,,最大限度地激發(fā)孩子的潛能,。
在她的眼里沒有差生,每個孩子都是活潑可愛,。班里的學生都很喜歡她,都說:“我們以陳老師為榜樣,,做好人,說好話,,行善事�,!�
她所帶的班級班風正,、學風濃,,考試成績遙遙領(lǐng)先,,得到了校領(lǐng)導(dǎo),、同事和家長的充分肯定和贊揚,。特別是她教過的孩子的家長,只要一提起陳麗娟,,就會異口同聲地說: “學生能遇上陳老師,,真是孩子們的福氣�,!�
近年來,,陳麗娟執(zhí)教的課堂多次獲得省市級榮譽,參與的課題《信息技術(shù)環(huán)境下小學古詩詞教學研究》獲得省級一等獎,,她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優(yōu)秀教師,,更被河南省教育廳確定為河南省中小學幼兒園骨干教師。
“成才先成人,育人先育德,。”陳麗娟認為,,教育的本質(zhì)是成就人,,而身為一名語文教師,,她把誦讀經(jīng)典作為自己傳承文化的具體道路。
她不僅在愛心粥屋為老人們誦讀,,帶領(lǐng)家長們一起閱讀,更是抓緊所有的空閑時間,,用在了誦讀上。周末的時候,,她帶領(lǐng)孩子們在愛心粥屋一起誦讀《論語》,。
五年過去,,如今周末公益誦讀經(jīng)典班已經(jīng)開展了180多期,,參加的人員上至花甲老人,下到垂髫小童,,無不在經(jīng)典的誦讀中收獲歡樂。
2019年3月,,她組建了一個經(jīng)典誦讀講師團團隊,,每天下午放學后,,帶領(lǐng)團隊老師在辦公室集體學習誦讀《傳習錄》,,做分享,帶頭在群里打卡學習,。
不光是在縣里,她還從繁忙中擠出時間,,到鄉(xiāng)鎮(zhèn)學校為老師和家長宣講《家庭教育與智慧人生》,。她說: "弘揚民族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,作為一名教師,,我義不容辭,!”
【責任編輯:周勇
】